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黄璐琦到湖北省十堰市检查指导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9月2日至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带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张小波博士、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刘合刚教授、吴和珍教授等到我市检查指导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学安、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涂远超,市政府副市长刘学勤,市政协副主席、卫生局长黄剑云,市卫生局党委书记陈耀林等先后陪同调研。


调研组深入武当山逍遥谷约5公里,实地进行中药材资源野外采集,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市试点县开展工作。在市中医院,黄璐琦对该院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表示赞同。随后在十堰市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我市竹溪县、房县两个试点县及神农架林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黄璐琦认为,竹溪县、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面给予必要人财物支持;各技术依托单位的认真负责,委派老专家、老教授深入基层普查一线,提供技术支持,培育人才,解决难题;在标本采集、样方、新品发现和经验摸索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如对种子与药材的问题、技术规范问题、数据库问题和经费、专家对接等问题进行了现场释疑。三是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黄璐琦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通过分级培训的办法壮大普查队伍,提高普查水平。县级要特别注重野外调查的培训;要注重重点品种的样方;要建立标本系统,保证标本质量;要注重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从上升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更加重视传统知识的收集整理;要注重成果运用,全面掌握试点县中药资源储量及供需情况,完成普查成果报告,为试点地区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GAP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中药资源普查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据了解,我国中药资源普查此前曾开展过3次。第一次是1960-1962年,普查以常用中药为主。第二次是1969-1973年,即中草药的群众运动。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1983-1987年,确认了我国中药资源12772种,其中植物药来源为11118种,动物药来源为1574种,矿物来源为80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于今年启动,目标是摸清中药资源家底,提出应对策略,确保中药资源安全,为全国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