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届本草考古学术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召开推进中医药学与考古学交叉融合

3月18日,首届本草考古学术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2022YFC3500900)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以及来自各项目参与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123.jpg

会上,黄璐琦作了题为“中医药文物研究科研基地:历程与规划”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医药文物研究科研基地的建设方案。基地将围绕本草考古研究、医药器具研究、出土医药文献研究三大研究方向,以摸清我国中医药文物家底、揭示中国古代医药文明、促进中医药学与考古学的交叉融合为目标,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223.jpg

黄璐琦强调,要用好本草考古这把钥匙,让中医药的历史“活”起来。在本草学与考古学的交叉融合中,探索人类与药物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发现和利用药物的历史和规律,厘清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解答中医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要科学问题,阐释人类医药文化的发展与进程,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323.jpg

罗静在致辞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考古出土的中医药文物,科学研究复原中医药的发展史,探索古人的医药智慧,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彭华胜围绕“道地药材源流的本草考古研究”项目工作规划做汇报,课题负责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政、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费利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杨滨分别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汇报。该项目拟通过系统调查我国考古出土的本土药材文物、外来药材文物及宫廷药材文物,基本摸清我国药材文物现状;通过构建药材文物与相关史料的关系,复原药材文物的时空信息;通过建立古代道地药材种质溯源技术体系,完成4种代表性道地药材的种质溯源研究;通过建立古代道地药材产区溯源技术体系,完成10种代表性道地药材的产区溯源研究。最终,构建起道地药材研究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二重证据研究体系,组建一支多学科协同的道地药材本草考古创新研究团队,构建道地药材种质与产区多层级溯源研究平台,为道地药材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项目指导专家委员会对本项目四个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等进行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围绕本草学与考古学应该如何交叉、融合的问题,香港大学教授钱江作题为“龙脑香、婆律国与古代南海香药贸易”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介绍“获取古代植物遗存的植物考古方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自华作题为“锶同位素溯源:从骨骸到本草”的报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谢涛介绍“天回医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与会专家探讨本草考古的学术前沿话题,追溯中华医药文明起源。

423.jpg

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南京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西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